搬來龜山居住18年了一直都知道有樂善寺這寺廟卻不曾造訪過!
這次因代表老公前來領獎第一次踏進樂善寺...但來的路上我跑錯地點?
我跑去樂善村的顯應祖師廟了!! 心想:觀音菩薩得道日應該很熱鬧的啊?
看了好一會...突然發覺自己跑錯了?往體大方向有指標平時都有看到的?
於是順著指標來到陌生的樂善寺,路邊停好車(當天有活動大小車都很多)走進寺裡先參拜
然後找活動中心....找不到打電話問老公他也不知,問了志工說應該是在辦公室?
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我早到人家還沒出來受理報到啦??
(是村長電話一直催...我就被催著來了阿?)
哎呀...原因就是村長老公跟我家蒲爸是同事,大概是我們常回雲林忙老人家的事吧?
村長說每個村都要提名模範父親就很順勢的提名了我家蒲先生了!
7/22樂善寺舉辦觀音菩薩得道日暨模範父親頒獎,通知單忘了拍所以不知正確名稱?
這天我剛好休假跟蒲妹去信義區吃飯逛街,但我們戰鬥力很弱早早就回家休息!
老公臨陣脫逃叫我代打上台幫他領獎....您可知跟著幾個爸爸級的大叔上台好尷尬啊?
那感覺...好像就是幫我自己爸爸上台領獎耶??(阿爸作仙都26年了)
頒獎後還有各村的才藝表演跟摸彩,我也捐了但我把功德給了我阿母!
8/5龜山區公所還有一場市長的頒獎典禮,我上早班我跟老公說這我無法代打囉!
但我有跟村長要了幾張照片做記錄!
樂善寺創建於清乾隆年間,原名為大坪頂『大眾廟』。原本是地方上的先賢善士為了安息義塚魂魄,而樂捐興建而成,主祀大眾爺。原位於坪頂牛角坡段水浘小段八五地號上,坐東向西。
乾隆五十九年(公元1790年),先賢張克隆捐獻水浘一帶土地四十餘甲,供作義塚及廟產。其積善修德的善行,奠定了樂善寺發展的根基。後人為了感念,特創祿位供奉於寺內,永表尊重。
道光二年(1822),因建廟已久,樑柱日腐,丹青剝落,先賢蔡延源倡導,發起募捐,於是遷建至水浘小段四三號,座北向南。蔡延源善事祿位亦獲供奉廟中。
道光十七年(1837),先賢鄧日暖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奉觀世音聖像一尊來台,供於廟中主位﹔大眾爺外,再添地藏王菩薩、關聖帝君、福德正神、註生娘娘、十八羅漢等為副神,並改名為「樂善寺」,由鄧日暖出任廟祝,掌理廟務,宣揚佛法。
廟前廣場的人潮
好像是文華國小的表演
廟前廣大的停車場
文華國小管絃樂團的演奏
這~~好像也是文華國小的表演
這隻叫做千歲龍...是一群老人家的表演喔!我用錄影的
有捐款就有摸彩卷....我是為了迴向功德給阿母而捐的
獎項
獎項...還有很多喔!
節目開始...市議員致詞
但...還是林口的蔡x君比較親民,還會隨時關注林口社團鄉民的發言呢!
來龜山18年從未參加過大型活動....想到了
曾全家參加過一次鄉運會,這樣上台還是第一次呢?
也是有跟老公年齡相仿的但就是讓我想起了阿爸!
各村村長上台摸彩
鼓陣...是個女人喔!我第二次看她表演呢!
招治說我們村在第七個...所以我先離開回家了
離開前跟村長合照...
禮品~很實用
獎牌
結束特別的一晚
~~~~~~~~~~~~~~~
8/5由招治里長載我家蒲爸去龜山區公所
與市長鄭文燦合影
那天...帶回很多禮品,我就沒興致拍!
有米有關廟麵...一座琉璃獎盃,里長洗了一張放大照給我們
是一種榮耀...但又覺得有點不真實!
記錄一下!
p.s本來只想跟好友分享就可~另一個格子或無法公開文章只好公開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