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漢嶺是觀音山最高的地方,海拔約為616公尺。
登上硬漢嶺後,視野便豁然開朗
站在這座山頂遠眺,台北101、圓山飯店、關渡大橋、淡水河口…
所有大台北地區著名的地標一覽無遺,2
70度的超廣視野,保證讓你大嘆累的值得!
<網路資料>
10/30 星期五 06:50的曙光
連續5週沒放週休假,老公悶的有點發慌(假日孩子們都不陪他)
期待這天能請假與我外出走走,誰知醫院要做TPM評鑑無法請假
我一直到深夜才電話告知妃媽週五一起爬山去
也只有麻吉的交情才能讓我深夜call in 而不會有所抱怨
這也是妃媽這次休假中最後陪伴我出遊踏青的日子吧!
11月起她得接送孩子們的上下課,我們的出遊次數也相對減少囉!
這天~我們完成之前想走而沒走的步道
騎著機車來到觀音山硬漢嶺步道的入口處
是我提議走這裡的啦!
因為我家每次來都走-風櫃斗湖步道
我沒去過凌雲禪寺想一睹禪寺的風華
步道入口處的階梯旁
這季節怎麼有這麼多蝴蝶在飛舞
跟妃媽在這捕捉蝴蝶的美
步道可分為福隆山、牛港稜、硬漢嶺、尖山、楓櫃斗湖及牛寮埔等,
共6條登山步道,其中硬漢嶺步道分為主線和副線(楓櫃斗湖步道)
主線由凌雲禪寺旁進入,方可抵達硬漢嶺;
從觀音山遊客中心後方進入的副線(楓櫃斗湖步道),
雖然行程較短,坡度卻較陡峭,考驗著遊客的體力。
<網路資料>
我們的位置就是硬漢嶺步道的入口
觀音山共有6條登山步道,每一條都有不同的特色。
雖然步道崎嶇平緩不一,但是全程林木蓊鬱、鳥囀蟲鳴,
上山途中一路伴隨,倒也別有另一番風趣。
因為環境自然、空氣清新,觀音山步道遂成為附近民眾晨起健身的好去處。
<網路資料>
今我們兩走至這裡
眼前兩旁竹林給人的fu超棒的
可是~小傻總是取不出最佳角度
由這往上走約300m可與風櫃斗湖步道相連接
全程幾乎均是此種觀音石階梯步道
凌雲禪寺~其實也是我們出發的地點
800m都是很吃力的往上爬
往硬漢嶺的913m只有一段是下坡而已
我們真的是嘗到苦頭~比10/15的天母古道還艱硬說!!
今天這裡有一處涼亭
休息片刻喝點水
驚訝的發現樹梢上掛滿了休憩的蝴蝶
這會~藍天也出現了(一早還有雲層有點厚呢)
又是一處很有fu的觀音石階
左~上來後往後看,一旁還栽種著花兒呢
右~即將走的下坡路段(往硬漢嶺)
今天有藍天.白雲的相伴
天涼好個深秋~路旁有芒草隨風搖曳
還發現了零零散散的孤挺花
通往八里的<牛寮埔步道>前有處涼亭
我們在那觀賞對岸的淡水小鎮
步道旁有顆大花蔓陀蘿一片綠意中顏色突顯初好鮮豔
通往硬漢碑兩旁種的是什麼花? 不知耶!
【走路要找難路走 挑擔要找重擔挑】
【為學硬漢而來 為做硬漢而去】
終於~登上硬漢嶺了嗎?
oh~眼前還有石階呢!
走完石階就看到第一張相片的硬漢碑
登上硬漢嶺所見到的大台北景色
今這是我們走過的指標
關於觀音山名的由來,說法不一。有人說是因為從遠處眺望時,
此山山形像是一座仰臥的觀音;也有人說,之所以叫觀音山,
是因為這裡的廟拜的全是觀音。<網路資料>
凌雲禪寺建於民國29年,規模宏大雄偉,寺中主要奉祀的,
正是千手觀音。相傳它是由寶海法師創建,本圓法師接任住持後,
更提升了格局,也奠定了凌雲禪寺在佛教界的地位,
過去還曾有台灣佛教「四大重鎮」之一的稱呼 <網路資料>
沿著凌雲路繼續往上走,就可以到達楞嚴閣與開山院
楞嚴閣的建築融合了印度式、巴洛克式及閩南式風格<網路資料>
由於~我跟妃媽是第ㄧ次造訪並不知其典故
只知~拍回來就對了!想不到故事好深奧呢!
凌雲禪寺~開山院入口
這兩座相距不遠的寺院,都是弘法、清修之地,
有「子母院」之稱。兩座寺院都是以觀音山石打造
開山院是仿印度天竺式建築,兩者都是台灣少見的寺廟形式
交通資訊:
1.三重客運〈北門—觀音山〉北門—三重—蘆洲—成洲—觀音山〈開山凌雲寺終點站〉
2.淡水捷運—渡船—八里左岸-天后宮—假日免費接駁車—遊客中心—開山凌雲寺
1. 國道1號高速公路在五股交流道下→縣107甲號路→五股→縣108號路至五股坑,循指標可達觀音山。
2. 五股→縣107號道路至關渡大橋→台15線,循指標可達觀音山。
3. 台北、淡水過關渡大橋→右轉台15線,循指標可達觀音山。
更多觀音山以及開山院的資訊
我們倆邊登山邊拍照感覺上實在很奇怪
而且我們所遇到的登山多為男性~歐吉桑型的居多
也就是此原因我才一直不敢獨自去登山.走步道
更別說開口拜託人家幫我們拍照
在這您會看到許多歐吉桑光著上身汗流浹背的登山唷!
這是我第4次來觀音山,96.97年蒲妹也曾登上硬漢嶺喔!(蒲妹的點這)
我們走過的風櫃斗湖.硬漢嶺步道都屬於"鍛鍊級"的呢!
~~~~~~~~~~~~~~~
11/7 蒲媽咪&蒲妹要參加泰山鄉公所舉辦的義學坑步道健行活動